厚德 励学 敦行

党团工会

理论学习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团工会 - 理论学习 - 关于组织学习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领导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的通知

关于组织学习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领导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03-10阅读次数:
关于组织学习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领导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的通知
 
当涂县、各区教育局,各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直属各学校,各民办中学,机关各部门科室:
  2011年3月3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在市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厅隆重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这是新世纪以来我市召开的第一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市委常委、市政协主席、市人大党组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马钢、十七冶、中冶华天、安工大、中钢天源分管负责同志;县区、开发区、新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各部门、中央和省驻马单位主要负责人;市属学校、县区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市教育局机关各科室负责同志;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为文、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晓麟、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荣国、副市长王晓焱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现将各位领导讲话材料印发各区县教育局、直属学校和机关各部门科室,请认真组织学习贯彻。
特此通知。
二〇一一年三月八日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郑为文
(2011年3月3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全市教育工作,部署实施《马鞍山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马鞍山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为推动全市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前面,王晓焱副市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当涂县、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6家单位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刚才,省委教育工委张荣国副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近年来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市进一步做好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寄予了殷切希望,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晓麟市长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全面部署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到实处。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简要讲三点意见:
  一、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既要服务群众,又要服务大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现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当前,马鞍山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建设和谐幸福马鞍山就必须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的战略性作用,强化教育和人才的先导性支撑,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工作方针。要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以普及普惠性的学前教育为起点,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为重点,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上学需求,促进社会和谐。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工作,教师是主体。强调教育公平,不是不要发展名校,而是要在坚持政府均衡投入的前提下,深入推进“三名”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质量立教,打造品牌学校。教育工作,学生是根本。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既要满足城乡广大群众子女的上学需求,也要满足他们对教育质量的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与此同时,要在服务大局中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适应全市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围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城乡一体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人才,不断壮大专门人才总量,加快建设人才高地,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更高更大更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既要加大投入,又要深化改革。教育事业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借助外力推动,另一方面要充分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内外结合”,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外力推动,主要靠投入。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改善学生的教学条件,强化学校的安全保障。要拓宽教育投入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多途径盘活闲置资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把更多的资源汇聚到发展教育事业上来,促进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内生动力,则要靠改革。要通过加快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消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不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教学效果和绩效来拨款购买服务,推动学校从“养人”向“养事”转变。同时,还要不断深化学校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完善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三、抓好《规划纲要》各项任务落实,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我市《教育规划纲要》贯彻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新时期引领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体现了上级有关要求,符合马鞍山实际,是指导我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精心组织实施,不折不扣地把《纲要》和《行动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一方面,要立足当前,抓住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过硬措施,迅速加以解决,力争尽快取得新的突破。特别是要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快发展应用型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紧紧抓住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快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把握好《纲要》的基本思路和总体导向,按照《纲要》确定的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抓好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工作落实。特别是要把《纲要》与“十二五”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组织实施好12项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项目,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节点任务,加大考核力度,强化督促检查,确保《纲要》各项目标任务件件有落实、事事有成效,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开创马鞍山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努力把马鞍山打造成为教育强市、人才强市。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晓麟
(2011年3月3日)
同志们:
  这次教育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荣国同志亲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市教育工作成绩,对我市未来教育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为文书记亲自主持会议并将作重要强调,我们要一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充分肯定我市教育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的位置来抓,强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动了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职教现代化工程加快实施,高等教育规模进入全省前列,成人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接近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处于全省领先位置;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覆盖各类教育资助体系全面建立,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我市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极大提高了市民素质,有力推进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推动我市从人口小市向人力资源大市的加速转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市的教育已成为提升城市知名度的品牌之一,是全国文明城市很好的佐证。
长期以来,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勤勉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市教育事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要准确把握我市教育工作面临的难得机遇。中央和省、市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把教育放在社会建设的首位,提出要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作出了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同样适用于教育事业。去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温家宝总理强调:“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会议规格之高、提出要求之具体达到前所未有,吹响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集结号。随后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共陆续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50多个支持教育发展的文件。去年底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宝顺书记和三运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出台了《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政策文件。今天会后,我市也即将出台《马鞍山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马鞍山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同时,我市经济连年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尊师重教氛围日益浓厚,对教育发展的支撑能力也越来越强。这些,都为我市未来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要切实认识我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奋力提升在区域经济格局中位次的客观要求。勇做皖江城市带的“箭头”,敢在融入长三角中“带头”,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市寄予的厚望。我们要以时不我待、争分夺秒、急起直追的胆识和气魄,树立新标杆、推动大发展,奋力实现上述目标,提升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位次。区域竞争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兄弟市都在积极制定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培养引进人才,努力赢得竞争优势,争取实现率先发展。我们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我市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当前我市正处在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现代教育是经济建设的“发动机”、科技发展的“加速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平衡器”。未来十年,我市要在全省实现“第二个率先”,即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坚持教育率先发展,以教育的率先现代化为全市经济社会的率先现代化奠定基础。“十二五”时期,我们大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基础在教育。只有坚持教育超前发展,以教育优先发展,引领、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新发展,马鞍山才能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最终实现跨越发展目标。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事业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做好教育工作,保持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良好势头,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满足群众新期盼的必由之路。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上好学”的矛盾依然突出,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人才培养模式还不适应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推进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高等教育知识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会影响我们的发展大计,必然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解决好教育领域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切实承担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四、要继续大力推进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教育会议精神与规划纲要为契机,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统筹协调,促进学校布局科学化。随着我市“1255”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城市框架的全面拉开,教育布局调整的任务较大。我们要积极适应城市发展和居住人口变化的要求,优化布局,使人民群众子女就近能上学、就近能上好学。一是要修订马鞍山市中小学布点规划,调整和优化全市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子女就学的需求;二是新建城区的学校布点要根据新区建设和建成区功能调整需要,教育先行,新建、迁建和改扩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集聚人气;三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将学校布局调整与新农村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高度重视农村子女上学交通问题,确保不因布局调整而影响农村孩子上学,不因学校布局调整而影响农村学生上学安全。
  (二)坚持公益原则,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化。要认真落实即将颁布实施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给孩子一个公平的起跑线。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的原则,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思路,来保障适龄儿童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化。一是要强化政府责任。要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小区建设和城镇、农村建设规划。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兴建一批示范性幼儿园。要加强调研,着手研究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模式,制定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办法。要积极实施政府公办、购买服务、委托管理、财政补贴等机制兴办幼儿园,提高公益性幼儿园比例。要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力争100%乡镇建有中心幼儿园,并努力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办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二是要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办学。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积极支持城市街道、农村集体、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办学前教育,政府以减免租金、以奖代补等方式购买服务,引导它们举办成为面向大众、收费合理的普惠制混合型幼儿园。三是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加强对新建民办园的布点规划,优化民办园布局。鼓励有资质、有信誉的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举办民办幼儿园,建设一批有资质、有信誉、符合教育规律、可持续发展的民办幼儿园。
  (三)坚持城乡一体,促进教育服务均等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两会”记者会上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无疑,作为社会公平重要基础的教育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是那一道“最为耀眼的光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我们要认真贯彻,更加重视教育公平问题。在教育规划、学校布点、资源配置、入学机会、管理服务等方面都要以教育公平为前提,牢固树立全域马鞍山的理念,大力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一是要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按照城乡统一标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采取措施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使区域内校际之间生源质量、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大致相当。消除“择校”现象,真正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二是要促进农村教育加速发展。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积极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农村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现代化的设备在学校的“两最”目标。要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建立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教师支教和交流制度,安排农村学校教师到市区学校挂职培训,组织农村学校校长到先进发达地区挂职学习。要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建立农村学校质量监测制度,开展教科研手拉手活动,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逐步让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努力让全市的孩子都能“上好学”。三是要大力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发展。要集中力量办好市二中、当涂一中等省市示范高中;加快二十二中新校区建设,启动优质普通高中到秀山新区办分校;支持当涂县加快县一中新校区建设步伐,鼓励特色高中发展,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模式,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尽快基本形成以省市示范高中为主体、以民办高中为补充的优质高中群,不断提高普通高中办学质量。四是要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儿童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全面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零障碍。
  (四)坚持特色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品牌化。发展职业教育对于马鞍山有特殊意义,我们要积极适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要求,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中职园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课堂对接车间。鼓励企业兴办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兴办教学工厂。建立中高职衔接、职普互通以及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加强对不同社会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中高职相衔接、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教学机制,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保障。建立职业资格证与学历证书“双证互通”机制,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平台。建立职教资源向社会开放制度,为人民群众终身学习提供条件。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院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职业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要进一步整合地方高等院校资源,推进我市地方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要大力推进全民终身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社区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五)坚持改革开放,促进教育发展规范化。改革方面,要创新工作举措,有效整合、利用资源,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逐步推行政府花钱买产品,打破按教师编制预算经费的传统,按照学校培养了多少学生、提供了多少服务来拨付费用,养事不养人。要大力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进一步改进新进教师人事代理,全面落实公办学校教师合同制管理制度加快形成能进能出的竞争择优机制。要积极探索,有序推进“校长办学”,扩大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给中小学校长更大的管理空间,提升办学质量。要大力推进教育行政改革,真正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成为行业主管。对外开放方面,要以教育开放凝聚人才培养的新优势,积极探索校际合作办学的有效形式,强化与长三角等教育发达地区的沟通联系,推动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建立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平台,积极引进外地优质资源或境内外著名大学到我市办学,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城市软实力。
  (六)坚持师德为先,促进队伍建设专业化。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温家宝总理说得好: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要深刻领会,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教师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让教师真正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广大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持续开展继续教育,注重知识更新,提升修养,在思想上要领风气之先,在素质上要多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有效办法解决农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要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三名”(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程,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共选等民主选拔干部方式,建立健全义务教育阶段校长交流制度,推进并完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积极改革实际存在的学校行政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校长职业能力建设,鼓励校长专业发展,积极倡导教育家办学,努力培养一批引领我市教育教学改革的教育专家。
  强市必强教,强市先强教,重视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就是重视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聚各方之智,举全市之力,努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当好教育工作的后勤部长,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建立健全教育工作问责机制,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督促检查。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要着力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着力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参与,密切配合,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本、师以爱教为荣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教育承载希望,教育引领未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坚决的措施、更加积极的行动,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幸福和谐马鞍山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在马鞍山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  张荣国
(2011年3月3日)
 
尊敬的郑为文书记,尊敬的张晓麟市长,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马鞍山市教育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了。我谨代表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表示热烈地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各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地感谢!向默默耕耘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的慰问!
  “十一五”以来,马鞍山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盯长三角地区先进城市,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改革。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高义务教育均衡水平,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各类教育发展亮点多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发展职业教育等方面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获得了教育部高度评价。今天的大会,又一次充分体现了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远见卓识,影响深远,具有重要里程碑的意义。借此机会,我提四点建议,供同志们参考。
  一、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的美好期盼。
去年,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相继颁布。安徽省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跨越,实现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跨越”,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统筹协调、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加强教育工作,首要的任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思想共识,细化政策措施。强化政府责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责任体系,纳入目标管理考核,确保“三个优先”。
  二、继续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起点的公平。当前,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再接再厉,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资源配置均等化、办学行为规范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增加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为均衡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组织实施好校舍安全等相关的项目工程,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存量,为均衡发展提高制度保障。继续推动区域内校长和教师交流,合理安排资金项目,均衡学生资源分布,促进解决择校问题。加大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差距。认真做好进城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工作。
  三、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落实年,是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年。希望马鞍山市教育系统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创先进,在实践教书育人中争优秀,为实现教育事业“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要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紧扣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主线;紧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主旋律。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促进政风行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使创先争优成为教育系统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追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四、积极实施改革试点项目,给力教育科学发展
  改革创新是破解教育难题的根本出路。我省已经被国家列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目前省里正在制定各试点项目的实施方案。希望马鞍山市抢抓机遇,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尽快确定改革试点的区域与单位。
马鞍山市地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前沿。要继续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觉遵循教育规律,敢为天下先,勇当探险者。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科学确定改革发展目标和配套政策,明确路线图、施工图和责任书,着力推进全市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示范和经验。
  强国必先强教。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问题进行了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对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优先发展教育提出了“四个着力”的要求,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们相信,蒸蒸日上的马鞍山市教育事业一定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新辉煌。一定能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建设和谐幸福马鞍山”,为安徽省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
 
 
 
落实规划纲要   坚持优先发展
不断开创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副市长  王晓焱
(2011年3月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十一五”教育工作,安排部署全面实施《马鞍山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总结我市“十一五”教育发展成绩,抓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做一个工作报告。
一、“十一五”教育成绩为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我市教育工作围绕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紧盯长三角先进城市,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注重均衡优质发展,城乡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一是学前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认真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到201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幼儿园166所,在园幼儿2.73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103.47%,比“十五”末提高26.4个百分点。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推进。出台《关于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招生工作秩序,强化中小学学籍管理,有效控制“择校”行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完善民办初中招生办法,实行电脑派位和自主招生相结合的免试入学原则。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有效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问题,全面实现与本市居民子女同等接受教育的待遇。全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投资近5000万元建成省内一流的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推进城乡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全市小学调整为142所,在校学生7.1万人;初中38所,在校学生4.89万人。“十一五”末,全市小学毛入学率104.42%,比“十五”末提高0.8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127.66%,比“十五”末提高10.7个百分点。三是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实施普通高中优质化战略,推进普通高中布局调整。积极创建省市示范高中,安工大附中、二十二中、当涂县石桥中学顺利通过省示范高中评估验收,全市现有省示范高中6所、市示范高中1所。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11%,比“十五”末提高35.99个百分点,提前一年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教育发展指标。2010年,全市普通高考本科以上达线5031人,比2005年净增3319人,本科达线人数实现翻番,高于全省平均达线率10个百分点。
  (二)注重打造职教品牌,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积极实施职业教育品牌战略,启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目前,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2.2万人,比“十五”末增加近万人,职业教育规模扩大近一倍,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一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启动。出台了《马鞍山市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发展指标(暂行)》,明确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36项指标内涵,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完成马鞍山网络大学、马鞍山技师学院、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当涂县职教中心和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等五所职业院校的新校区建设,全面启动建设数控、汽修、机电、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五大公共实训基地,总投资5亿元的中职园开工建设,特色鲜明的安徽数控技术职教集团和安徽皖江汽车职教集团正式组建,马鞍山工业学校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当涂县职教中心成为县域内的职成教中心、农科教结合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训中心。三是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开展学分制试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育教学改革,毕业生质量和就业率稳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双证书”报考率达100%,技能等级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2010年,我市代表队参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并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7枚铜牌。
  (三)注重规模与内涵并重,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经过“十一五”快速发展,我市地方高等教育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全日制高等院校数量由“十五”末的5所、在校大学生2.8万人,发展到“十一五”末的6所、在校大学生4.24万人,高等院校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进入全省各市前列。一是体系结构日趋合理。全市基本形成了本科专科相衔接、高专高职相结合的高等教育体系。二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高校实训实习设备基本满足办学需要,图书藏量基本达到高职高专学校设置要求。三是专业建设成效明显。安徽工业大学所有专业均实行省内第一批次招生,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填补了我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
  (四)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新成绩。继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德育工作,实施课程改革,加强教育科研,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一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增强。每年都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好初二学生的社会实践和高一学生的军训活动。通过开展两届“校园十佳道德模范”和“校园十佳青年教师”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先锋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成功举办2010年全国中学生击剑比赛和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现场会,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通过改革,强化了教学常规,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三是特色学校创建取得丰硕成果。全市现有省特色初中1所、省特色小学2所、市级特色学校22所,有国家级绿色学校2所、省级绿色学校14所、市级绿色学校55所,另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7所、省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3所。四是城乡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水平共同提高。坚持举办“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周”活动,认真开展“城乡互惠式”教研工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承担国家级课题近20项、省规划课题127项、市规划课题371项,市区学校100%承担了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当涂县26 所学校承担了省级课题11项、市级课题43项。
  (五)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围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推进“444”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培养40名学科带头人、400名市级骨干教师、4000名校级骨干教师),全市教师师德水平、学历层次、教学水平都有明显提高。目前,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53%、99.15%和90.07%,现有在职特级教师29人、学科带头人57人、市级骨干教师431人,先后成立3个名校长工作室、5个名师工作室和3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十一五”期间,我市教师参加省级以上优质课大赛和优秀教研论文评比获奖844人次,代表省参加全国大赛人次和获奖面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六)注重加大教育投入,城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各级财政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了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一是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新建花园中学等10所学校,投资近亿元建成塑胶运动场60片,全市所有中学和市区大部分小学用上塑胶运动场。二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实施。2007-2010年,公办学校享受免杂费的学生人数(含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达50万人次,民办学校享受免杂费的学生人数达3.3万人次。三是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启动。2009年以来,全市校安工程共规划加固项目191个、23.5万平方米,重建项目163个、27.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4.18亿元。到去年底,已开展施工项目268个,建设面积38.5万平方米,占规划面积的75%;已竣工项目209个,竣工面积25.2万平方米,占规划面积的49.1%。四是城乡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中职和高等院校资助工作全面开展,普通高中资助工作正式启动。广泛开展慈善助学活动,市慈善总会每年安排近100万元资助考取高等院校的家庭困难学生,市妇联等部门积极开展面向农村困难女童的“春蕾行动”,各学校广泛设立爱心基金,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七)注重先行先试,教育改革创新取得新成绩。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着力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继马钢、十七冶企业学校全部移交市管理后,2009年将市教育局直管的1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移交区管理,增强了区级发展教育事业的能力。二是办学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推动民办教育加快发展。全市现有民办教育机构165个,教职工近5000人,资产总值达10多亿元,民办教育已覆盖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各个领域,成为我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考试评价制度和招生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和民办初中招生办法,坚持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普通高中招生办法,完善省示范高中统招计划分配到各初中的办法,向边远薄弱初中分配均衡指标生计划,努力让薄弱初中学生有机会享受到优质高中教育资源。
  (八)注重安全第一,学校安全保障机制渐趋完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平安校园”创建为抓手,以维护教育系统稳定、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学校安全隐患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安全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加大工作力度,学校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完善学校各类应急预案,每年举行一次全市学校应急防灾综合演习观摩活动,推动应急避险知识的宣传普及。深入整治学校及周边环境,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校所联防、警校共建”制度,全市学校100%聘请了法制副校长。近年来,全市未发生一起学校安全责任事故,在校学生非正常死亡和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
  过去五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为“十一五”教育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同时也为在新的起点上向更高水平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结五年来的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现代化统揽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始终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态势。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兴教战略,全面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必须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始终做到与时俱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这六个“必须坚持”,是过去五年我市教育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应当倍加珍惜,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教育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还存在差距;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学前教育还不同程度存在“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职业教育和地方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逐步加以解决。
  二、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使我市进入教育改革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当前,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正面临非常难得的重大机遇。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去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也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今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就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问题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特别强调,当前教育工作要突出四个着力,即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也召开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张宝顺书记、王三运省长和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今天,市委、市政府在此召开如此高规格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教育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和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二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相继颁布实施,其中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刚刚颁布实施的省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实现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跨越、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跨越。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马鞍山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紧扣我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制定了我市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任务、工作措施和具体要求。这些都为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三是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就我市而言,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趋多样化。这不仅对我市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且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命运的愿望更加强烈、更加迫切。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四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特别是过去五年我市教育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我们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可以说,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机遇非常难得。
  抢抓教育事业发展机遇,关键是要深刻领会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在贯彻落实中做好结合马鞍山实际的文章,谋划好未来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未来5-10年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推进我市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为实现“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建设和谐幸福马鞍山”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优化布局、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教育发展综合水平处于全省前列,主要指标达到长三角地区中上等水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市;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市,建成学习型社会,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
  主要指标是: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5年以上,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30%以上,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5.5年。与全省指标相比,我市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水平,这不仅体现了我市教育在全省的目标定位,也确立了我们建设省内一流教育强市的新标杆和新追求。只要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坚定的决心,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举措,加上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这一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三、务实创新,努力实现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目标
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一个时期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市建设教育强市的宏伟蓝图。围绕实现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一是努力提高学前教育公益性。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组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的原则,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到2020年,全市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民办幼儿园及其他幼教机构健康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体系。
  二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高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围绕改变城乡教育不平衡、区域教育不平衡、各级各类教育不平衡和学校之间不平衡的状况,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继续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重点是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让农村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农村最好的设备在学校,逐步让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全面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努力让全市的孩子都能“上好学”。
  三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适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对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适应市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职教理念,加快建成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更多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是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在大力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化、努力办好省市示范高中的同时,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模式,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高高中教育的普及率。
  五是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支持安徽工业大学等本科院校发展,积极引进外地优质资源或国内外著名大学来我市兴办高等教育,整合现有资源创办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到2020年,全市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5.5万人,实现综合性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错位协调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六是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强中小学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加快发展面向残疾人的职业教育,重视残疾儿童少年的康复教育,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快乐成长。
  七是提高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发展水平。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加强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非学历培训活动,重点加强技能培训、转岗培训等职业培训,继续发展老年教育,加快形成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教师队伍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教师就能教出一批好学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一是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强教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依法从教意识,规范从教行为。强化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建立师德投诉定期通报制度和教师评优、职称评定公示制度,把禁止有偿家教和擅自课外兼课作为教师考核、职称晋升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二是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持续开展教师继续教育,重视幼儿园教师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全面启动“接力·明天”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壮大青年骨干教师群体。深入推进“三名”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实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着力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三是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校长职级制和教师全员聘用制,调动校长办学积极性,激活教师队伍活力。进一步完善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和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积极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工作。四是创新教师交流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到2020年,全市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0%,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85%,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30%,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努力培养一批教育教学专家。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当前,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一是要推进德育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德育工作融入学校管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德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的人。二是要深化课程改革。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内在潜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适合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实施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建设计划,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推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抓好地方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支持各类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巩固创建成果,加快形成一校一特色的生动局面。四是要强化学生健康教育。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课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规范心理辅导教师的任职、教育咨询、心理辅导等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四)确保落实十二项行动计划。围绕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着眼全市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组织实施学前教育普惠行动、义务教育质量提高行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行动、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行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行动、教育信息化服务行动、学校布局优化调整行动、幼儿园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行动、学生实践和创新基地建设行动、学生健康促进行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行动、教师素质提升行动等12项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项目。这是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教育部门要细化措施和方案,做到行动计划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狠抓落实,强力推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五)不断提高学校安全保障水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把校园安全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落实学校安全和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重点做好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宣传活动,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强化“校所联防、警校共建”活动,加强对校园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整治,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充分发挥学校保安、警务室功能,完善综治工作台帐,全面提升学校综治工作水平。加大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健全各类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六)加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实现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改革创新不放松。一是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全面落实民办教育“国民待遇”,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逐步形成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努力实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权责明确、规范有序、优化服务、提高效率的目标。三是进一步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以“科学、公平、规范、高效”为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录取方式,规范特长生录取程序和录取办法,到2015年省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全部分配到所有初中。建立规范灵活的中职学校招生制度,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办学,积极探索中高职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发展体制。
以上六个方面,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必须牢牢抓住,全力推进。
四、迈好步开好局,突出抓好今年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起步之年,扎实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当前,要对照新目标,拓展新思路,促进新发展,突出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教育规划纲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后,市委、市政府将正式出台《马鞍山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马鞍山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并将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修订完善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布点规划。这两个文件和一个规划,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全市教育系统要广泛开展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大学习、大讨论,在学习、讨论中深化对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理解和掌握。要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统一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在全社会增强教育优先发展的意识,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营造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教育部门要抓紧制定纲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和今年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今年开好局起好步。
  二是积极推进各类学校布局调整和整合工作。主动适应“1255”城市发展战略需要,加快实施新区学校布点规划,鼓励市区优质学校到新区办分校或搬迁办学。县区和新区要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加快进度,确保按目标计划全力推进。进一步做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县区政府必须妥善解决布局调整后农村学生上学交通问题,确保学生安全。进一步整合职业类院校办学资源,切实发挥好现有职业类教育资源办学效益,启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兴办工作。
  三是加快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推进二十二中新校区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加快中职园区一期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实现职教中心和信息技术学校搬迁办学。推进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建设,早日全面完成规划的建设项目。加快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一年的工作实施,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提高普惠性幼儿园比例。统筹推进其他教育重点项目建设,保证质量,加快进度,全面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
  四是认真组织实施教育民生工程。今年,安徽省共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其中4项涉及教育工作,分别是: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继续按照2010年提标后的政策实施;调整高校和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项目政策,在继续按照去年提标扩面后的政策实施的同时,将原高校和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项目调整为“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继续实施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市教育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认真组织实施,让广大学生真正享受省民生工程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尤其要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市、县、区各责任单位必须强化统筹,强化责任,强化措施,强化保障,备足资金,倒排工期,确保今年如期完成校舍安全工程三年计划。
  五是加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突出抓好《廉政准则》的学习和落实,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水平。加强对招生、考试、教师招聘、基建工程招投标等重点环节和领域的执法监察,努力促进公平公正。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急起直追的精神状态抓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六是大力推进教育年度工作目标落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严格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实行重点工作专项管理,常规工作目标管理,大力提倡学习、创新、真抓、实干的政风,以优良的政风促师风,以优良的师风带行风。进一步完善学校和县区教育目标考核办法,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同志们,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前景无限美好,任务异常艰巨。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建设和谐幸福马鞍山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谢谢大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