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励学 敦行

德育之窗

国旗下讲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国旗下讲话 - 2022/11/28 升旗仪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2022/11/28 升旗仪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发布时间:2022-12-05阅读次数: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雨山区法院从事少年家事审判工作的法官,我叫潘姝。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让司法守护少年的你》。

大家都知道,每年的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同学们知道宪法日的由来吗?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基础,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现行的宪法是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的。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今天我非常荣幸,在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即将到来之际,有这样的机会与同学们一起聊聊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前段时间有一部电视剧《底线》非常火,讲述的是法院的故事,基本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原型改编的。其中有一个校园霸凌的案例,剧中包括方远法官在内的四位家长被起诉,原因是方远女儿的同学倪蕊遭到校园霸凌,倪蕊爸爸要求他们公开向女儿道歉。今年,我们也审理了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校园霸凌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案件中的原告和五名被告都是本市某职业学校的女学生,其中原告和三名被告为未成年人。被告因觉得无聊便商议教训原告取乐,她们将原告带至学校女厕所内,对原告进行殴打,并让她脱去外面裤子,给她录像,之后又将现场录像通过微信传给班上的男同学。原告的身体和心理均遭受了极大伤害,她的父亲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五被告对原告进行赔偿。法院经过审理,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到未成年人被施暴,大多数人会想到家庭暴力、校园霸凌,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未成年人安全的范畴已经不仅限于人身安全。互联网成为未成年人进行社交的常用空间,侮辱谩骂、人身攻击、恶意举报等网络欺凌现象不时出现,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具体来说,网络欺凌指的是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实施的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欺凌行为。调研显示,71%的青少年都遭遇了不同形式的网络欺凌。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信息种类增多,网络欺凌也不只是侮辱、谩骂等形式,还存在新的形式,比如排挤、孤立、骚扰等。有些网络欺凌行为还可能伴随着侵害隐私等其他违法行为,有些线下欺凌行为,通过视频、图片上传网络会给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还有些恶意传播者不当公开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或者披露未成年人隐私,以其他方式侵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基于网络的传播范围广、持续性强、可永久留存和容易复制的特点,网络欺凌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往往不亚于传统欺凌。

不久前,一名初中生在网络上遭诽谤的事件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13岁的佳佳(化名)因为和同学发生误会,被辱骂、污蔑“交往多名男友”的不实信息出现在多个微信公众号上并迅速传播。为了删除文章,佳佳被迫支付了2000元删帖费,最终变得厌学并患上抑郁症。据警方调查,助推欺凌事件的是一家编造虚假信息以吸引流量、进而借机敲诈的公司。最终,该公司负责人和该团伙成员以敲诈勒索罪被判处刑罚。令人担忧的是,涉案成员均为00后,作案时刚刚成年。

针对以上情况,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了“网络保护”章,将“网络欺凌”行为纳入法律保护的范畴。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防止信息扩散。

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中就涉及严防网上不良社交行为和不良文化现象形成不良导向、扭曲青少年价值观,坚决查处人肉搜索、人身攻击、恶意举报等网络欺凌和暴力行为。

那么,当我们遇到网络欺凌时应当如何应对?一、及时向信任的人寻求帮助。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向父母、任课老师、心理老师等寻求帮助,如果不愿意告诉身边的人,也可以向专业人士求助,比如拨打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热线电话反映。二、留存好遭受欺凌的证据材料,比如短信、聊天记录、截图等,以便于日后通过司法途径维权。三、向平台举报欺凌行为,通知平台尽快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制止欺凌行为,平台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侵害。四、增强隐私保护,不要轻易在网络上透露地址、联系方式、学校等个人隐私,对个人账户进行隐私设置,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五、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向公安机关报案或是向法院起诉。六、即便不是网络欺凌的受害者,发表网络言论时,也应当做到不攻击、侮辱、诽谤他人,不曝光他人的隐私,不制造和传播有关他人的不实信息,谨防助长网络欺凌或是欺凌他人。网络欺凌作为一种新兴的欺凌形式,未成年人更要充分认识网络欺凌的伤害性之强,增强预防和抵制网络欺凌的意识,正确应对网络欺凌行为。

最近,随着卡塔尔世界杯的热播,足球彩票也被炒得火热,那么未成年人能否购买彩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彩票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彩票代销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18年修订)第三十一条规定: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彩票代销者在难以判断彩票购买者或者兑奖者是否为未成年人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彩票购买者或者兑奖者出示能够证明其年龄的有效身份证件。校园彩票、儿童彩票等现象在近两年也是相关部门的重点打击对象,因为买彩票这种行为容易诱发中小学生的投机心理,严重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而此次我国将“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彩”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说明最高立法机关对该问题的重视。事实上,不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已成国际共识,国际上一些行业组织还反对将彩票作为礼物送给未成年人。以美国为例,绝大多数州都规定最低购彩年龄为18岁,内布拉斯加州规定年满19岁才能购买彩票,亚利桑那、爱荷华、路易斯安那等少数几个州规定必须年满21岁才能购彩。包括英国、奥地利在内的很多欧洲国家,都于2018年修改彩票相关法律,加强限制未成年人购买彩票的相关条款,可见禁止未成年人参与购买彩票是全世界的共识。

马鞍山二中是具有雄厚师资、良好校风的省级示范高中,也是马鞍山市教育界集风气之先的形象窗口,能够成为学校的一员,是众多莘莘学子的愿望,也是我们二中学子的骄傲。有赖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体老师的辛勤教育,同学们遵纪守法的意识显著增强,校园治安环境稳定,今天我们学习了上面的法律知识后,更应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法律的尊严,不去做法律禁止的事情,共同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

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一起学法用法,与法同行,用法律护航,铸精彩人生!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Top